阅读库哈斯《癫狂的纽约》:Metropolitan建筑的翘臀
这是一篇写于11月读书会后的读书笔记
雷姆·库哈斯1978年出版的他对纽约曼哈顿的城市研究:
《癫狂的纽约——给曼哈顿补写的宣言》
本来应该发在Cityreader的11月读书会专辑中
因为库哈斯在对当代建筑的理解中实在难以绕过
城市观察与研究又实在是我的兴趣点、心头好——
这本书就务必认真对待了
全文7648字 解读费了些篇幅
先发在我的【哗笑】上
并补充了不少读书笔记原文中没有的图片
前言
关于DELIRIOUS NEW YORK
唐克扬译本的阅读
三联出版的《癫狂的纽约:给曼哈顿补写的宣言》译本,译者是唐克扬,根据【译后记】与【补记】的内容,他对库哈斯这本著作的翻译是在2006-2008年间。阅读库哈斯的兴趣虽然很大,但想要在国内找到好的译本直到今天仍然不易,总的来说,这一版本的翻译在阅读过程中也让我迷惑,一些近乎生造的词语和摸不着头脑的句段层出。
这一困惑直到阅读他的【译后记】才有所释怀,他写道:“癫狂的纽约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建筑史著作,以系统性总结‘中心思想’、‘结构脉络’的方式来阅读并非一个合适的状态…用作者的话说:‘不要太当真,但也不容忽略。’…放在当下建筑学状态中去理解,理解个人的创造力与一般当下社会实践的关系,才能了解这本书和历史现实的交集。”
某种意义上,库哈斯对建筑学&都市学理论著作的传统阅读方式发起了挑战,将“趣味性”僭越到“理论性”之上,而这在唐克扬的译本中被传达了出来。理解了这一层,又返回重读部分段落就清晰顺畅了很多。
补充阅读了一些其它库哈斯的原著,均可以将三联版《癫狂的纽约》的阅读经验一以贯之。
01
关于作者与本书
1.1 关于DELIRIOUS NEW YORK 原版
▔
阅读库哈斯,仍建议阅读其原版。DELIRIOUS NEW YORK初版于1978年,库哈斯拿着在伦敦A.A建筑学院毕业后获得的一笔奖学金与当时他的妻子弗里森多普在纽约呆了一年多时间,使得对曼哈顿的城市与建筑研究成为可能。
1978年版本的DELIRIOUS NEW YORK封面是弗里森多普的水彩画《捉奸在床》,而之后1994年再版的封面既改为了洛克菲勒中心的X、Y、Z楼的黑白照片(1994年后的多次再版都沿用这一封面),从原版封面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库哈斯早年的图像语言变迁,而随着更多著作的出版,库哈斯的理论、设计从建筑到出版物,就日渐统摄在他本人的风格之下了。
△ DELIRIOUS NEW YORK原版封面
1.2 关于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
▔
库哈斯是一个聊不完的话题:他本就拒绝被定义,因为定义就意味着限制和边界,而库哈斯时刻将自己置于世界发展的最前端,世界变化库哈斯的兴趣与关注就随之转向,这一方面带来了对库哈斯讨论研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另一方面库哈斯又是有线索可寻的,朱亦民在《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库哈斯》一文中就通过库哈斯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影响,从外部还原了库哈斯的“造像”。
△ 青年&老年库哈斯
1) 简要生平与影响
▫ 1944年:生于荷兰鹿特丹
▫ 1952-1955年 :居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 1963年(19岁) :第一份工作——海牙邮报(Haagse Post)记者
▫ 1968年(24岁) :进入伦敦A.A建筑学院学习建筑
▫ 1972年(28岁) :毕业,毕业设计——出走,或成为建筑自愿的囚徒(Exodus 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ture)
▫ 1975年(31岁):与Elia&Zoe Zenghelis夫妇、Madelon Vriesendorp在伦敦成立OMA(The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 1978年(34岁) :著《癫狂的纽约》
▫ 1987年(43岁) :OMA第一个中标项目——荷兰舞蹈剧院(Netherlands Dance Theatre)
▫ 1995年(51岁) :著《小、中、大、特大》
▫ 2000年(56岁) :获普利兹克奖
自其获得普利兹克奖后,库哈斯(及其一代建筑师如赫尔佐格&德梅隆、扎哈·哈迪德、让·努维尔等)开始走到台前,大量的项目实践与理论观点相伴成为建筑界内的主流,库哈斯无疑是其中最成功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库哈斯的独特性在于他进入建筑领域前早期的记者与剧作家的背景,这使得他拥有非凡敏锐的社会嗅觉与独具一格的叙事方法。而他的特点早在其毕业设计中就展现出来:出走,或成为建筑自愿的囚徒(又名“出埃及记”),记者的敏锐使其发现了“柏林墙”这个高度敏感的原型话题;苏联构成主义的影响使其对不同内容要素(社会的、大众的、娱乐化的)进行构成并置;当时的建筑先锋派影响又使其将概念变为一个巨构插入城市,最终形成一个极其政治性的设计。
△ 出走,或成为建筑自愿的囚徒 库哈斯 1972年
2) 评价
库哈斯是一个由“复杂性”构成的建筑师,对他的评价我摘选了普利兹克奖的颁奖评语与台交大龚书章老师在其【建筑经典导读:《狂谵纽约》&《小、中、大、特大》】课程上的观点,是我觉得对库哈斯比较中肯的论断。
普奖评语:“雷姆.库哈斯是前瞻和实干的罕有结合,哲学家和实用主义的罕有结合,理论家和先知的罕有结合。”
台交大龚书章:“介于精英与波普文化之间的:狂想家、实践家、乐观主义者、实用主义者、理论家和预言家,一个建筑的炼金术士。”
而朱亦民对库哈斯的“造像”则牵涉更多,通过不同人物、流派对库哈斯影响的强弱进行了一个造像排序:
△ 库哈斯造像 朱亦民《1960年代与1970年代的库哈斯》
3) 主要著作
关于库哈斯的主要著作,唐克扬在【译后记】中用“出版计划”一词来评价,这是理解库哈斯著作很有说服力的一条线索。从《癫狂的纽约》到《小、中、大、特大》,再到《Content》:从取材城市史研究的“专著”到精装“圣经”,乃至向通俗读物看齐的“书/杂志”,这三本书呈现的面貌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思路却不妨一以贯之,加上他的建筑项目,库哈斯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新闻报道学的某种永无间断的叙述形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种“龌龊现实主义”(dirty realism)的分子。这样,从一开始,容易孤芳自赏的作品就和它们的语境紧紧关联,变成没有确定作者和清晰起始的集体项目,这个特点从《癫狂的纽约》就开始显露出来。
库哈斯无论就建筑还是著作,都没有遵循某种既定范式的意愿,在一些颇有批判意味的文章中提到库哈斯的兴趣在于创造话题与热点,甚至渴望引发争议(如CCTV央视大楼“大裤衩“),这正是新闻报道学的叙事,一种“事件”的意识,如果引起热议,那正是新闻写作希望看到的结果。
主要著作年表罗列如下:
▫ 1978年 | Delirious New York: 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
▫ 1995年 | OMA, Rem Koolhass and Bruce Mau: S M L XL
▫ 2001年 | MUTATIONS; Harvard Guide to Shopping
▫ 2002年 | Great Leap Forward
▫ 2004年 | Content
▫ 2014年 |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 库哈斯主要著作封面
1.3 解读DELIRIOUS
▔
DELIRIOUS翻译为:狂喜的;精神错乱的;神志昏迷的;癫狂的。这个词语源于欧洲超现实主义,被库哈斯引用来作为纽约的前缀,书名DELIRIOUS NEW YORK中的DELIRIOUS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1) 作为研究对象的DELIRIOUS
《癫狂的纽约》一书是对20世纪末的大都会与建筑提出认知现实的另一种方式,经由观看大都会及其癫狂状态(Delirium)的心理层面,进而在都会建筑中恢复其神话的、象征的、大众的功能。所以我们可以说本书处理的是“想象中的大都市”(Imaginary Metropolis)的历史与理论,是一个“大都会的幻想主题”。
2) 作为解读方法的DELIRIOUS
DELIRIOUS一词源于欧洲超现实主义,随词语一并引用的还有超现实主义艺术中重要的偏执批判(Paranoid Critical)方法:因为“偏执”所以是非理性的,但是超现实主义认为对所在世界的非理性解读积累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将达到某种“真实的密度”。而这种真实就具备了可供严肃对待的研究价值。
库哈斯在此便将DELIRIOUS做了一个双关语的使用,既表达了本书研究的是“癫狂状态下的城市”,又点出了本书研究城市的方法:“偏执积累以达到某种真实”。
1.4 解读“回溯式的宣言”(Retroactive Manifesto)
▔
库哈斯在书的引言部分谈到他所做的是“曼哈顿枪手作家的工作”,将纽约(曼哈顿)的发展历史重新挖掘和整理。
那么为什么是“回顾式的宣言”呢?就“宣言”一词而论,库哈斯或有意识地针对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进程中建筑学界提出的各式各样的“宣言”,宣言的特点是先验,在实际建筑建造出来之前先提出设想或观点,宣言是缺乏经验证据的。但是曼哈顿与之相反:它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经验与证据,却没有一个“宣言”,因此库哈斯有目的的要完成一份“回溯式的宣言”(或用三联版翻译“补写的宣言”),这份宣言将阐释“曼哈顿主义”(Manhattanism)与大都会的“拥塞文化”(Culture of Congestion)。面对当代都市由混乱都会经验所产生的尖锐焦虑感(欲望),库哈斯认为需要在大都会复杂情境(The Megalopolitan Condition)下创造能够重组都市生活的建筑新形态。
02
书本结构梳理
△ DELIRIOUS NEW YORK原版目录
本书的结构有两种模式:1.网格结构——本书是对曼哈顿城市网格(Grid)的戏拟,一些街块(Block)似的章节形成同存并置,加强了它们各自的意义。2.时间顺序——从“康尼岛”-“完美能有多完美”四部分基本按照纽约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衔接为一个整体。
两种模式一方面用街块切分了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作为一个篇小品文进行阅读,保证了阅读的零碎、趣味和各章的相对完整(这其实就已经有一些杂志文章的编排特点了),另一方面对意图通过本书理解曼哈顿城市区域发展的读者,用时间线串联起一条阅读线索,从作为曼哈顿“雏形”的康尼岛到作为曼哈顿主义极致表现的“洛克菲勒中心”,曼哈顿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曼哈顿”的就有了一个递进关系。
▽ 旋转手机更好查看框图
03
书本核心内容
3.1 引言
▔
▽ 旋转手机更好查看框图
引言部分提出了“曼哈顿主义”(Manhattanism)与“拥塞文化”(Culture of Congestion)两个全书的核心概念,在前文解读DELIRIOUS时提到的偏执批判方法,将用后续正文中一众曼哈顿的建筑与都市的“幻象”来积累达成这两个概念在曼哈顿的真实存在。这也是为何本书将核心概念在引言部分即抛出,后文便不再提出理论,只描述事实。
关于什么是“曼哈顿主义“和”拥塞文化“,在引言的【密度】小节部分写道:“曼哈顿主义是一种都市的意识形态,从它初生伊始,就仰赖大都会情境里超高密度中的奇观和痛苦而成长,作为一种值得推崇的现代文化的基础,人们从未对这种情境丧失信心。曼哈顿的建筑是一种获益于拥挤的模板。”
△ 原书插图曼哈顿城市航拍
▫ 曼哈顿主义:曼哈顿主义是库哈斯对曼哈顿做出的阐释,可以理解为以曼哈顿为代表的一种都市状态,因为曼哈顿是纯然人造的世界,所以它将处于一种超现实的环境之中,人们可以在同一个纷杂的都市情境中实验另一种可能彼此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都市生活实验的结果就是人们对建筑的狂热以及对于都市文化的崇拜。
▫ 拥塞文化:曼哈顿超高密度的建筑与曼哈顿纷繁多样的都市生活,使得此地的“拥塞“(Congestion)是“空间的拥塞”+“功能的拥塞”,其中任何一个单一的”拥塞“都不能完整达成库哈斯提出的”拥塞文化“,因为空间是物质性的,功能是使用性的,都市既是物质的都市,也是为都市居民日常使用的都市。拥挤的状态可以使常规状态下无关的功能之间产生交接、冲突和混杂,这在曼哈顿并不是主观形成的,而是曼哈顿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演化而来,但是曼哈顿被作为现代大都市的绝对先进模板被世界各地的城市建设模仿,本来只属于曼哈顿的“拥塞文化”随着全世界大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已经成为一种通行世界的都市状态。
3.2 史前
▔
▽ 旋转手机更好查看框图
史前一章记录了曼哈顿在被物化(展开大规模城市建设)之前的历史,或者说是记录了曼哈顿作为一个“偏执思维产物”的历史。三个重要的节点值得一提:1.1672年的“新阿姆斯特丹”方案;2.1807年的曼哈顿规划;3.1853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原文写道:“曼哈顿的历史在被物化之前已经开始。”三个事件节点都为日后曼哈顿主义和拥塞文化的形成埋下伏笔。
▫ 1672年“新阿姆斯特丹”方案:早在17世纪的一版方案被法国版画师绘制出来,这是欧洲人面对美洲这片新大陆的幻想,他们将欧洲式的想象拼贴移植到“新阿姆斯特丹”——“北美的茹毛饮血即将让位给欧洲的温文尔雅。”而这个过程其实在曼哈顿的历史上不断上演,新来的“温文尔雅”不断替代旧有的“茹毛饮血”,曼哈顿因此被不断更新、叠加,它的物质空间和内在机制不断复杂。它作为“想象中的大都市”(Imaginary Metropolis)的历史从那时就开始了。
△“新阿姆斯特丹方案”版画鸟瞰图
▫ 1807年曼哈顿规划:曼哈顿规划以严正的方格网划分了曼哈顿岛。史前章的【预言】一节是这么描述曼哈顿网格的:“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招,他们描绘出了一座13×155=2028个街区的城市:一个即刻间把握了所有岛上剩余版图和未来活动的阵列:曼哈顿网格。”先入为主的网格式规划布局对曼哈顿影响深远,日后无论什么建筑,都需要受到这个网格边界的约束,继而也就一方面规训、一方面激发了曼哈顿的城市建筑形态。
△“曼哈顿网格”
▫ 1853年纽约世界博览会:对标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世界博览会,纽约1853年在未来的布莱恩特公园区域举办了自己的世博会,会上两个巨构:1.翻版的水晶宫;2.拉丁瞭望台,成为日后曼哈顿建筑的原型——也就是“针&球”的原型。以拉丁瞭望台为代表的“针”拥有极细、极无体积的结构,这一形式的特点是不具备室内性,是城市网格中的一处位置标记;以水晶宫为代表的“球”根据其物理特征可以以最小的外皮容纳最大的内部空间,展现出的是一种良莠并蓄的包容力。“针”与“球”在曼哈顿主义的历史上不断转化,库哈斯称其为“异体受精”(cross-fertilization),其结果是“球型高塔”(the Global Tower),“球型高塔”就是摩天楼的概念雏形。
△1853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针&球”的原型
△“球型高塔”
3.3 康尼岛:异想天开的技术
▔
▽ 旋转手机更好查看框图
康尼岛是曼哈顿旁的一个小岛,位于纽约自然港的入口处,岛上先后开发了三个主题乐园:“障碍骑行”(Steeplechase)公园、“月球”(Luna)公园、“梦境”(Dreamland)公园。这样一个主题乐园之岛为什么值得注意?一般看来主题乐园充斥着浮夸甚至低劣的游乐建(构)筑物,怎么也不会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研究对象,但库哈斯在正式进入曼哈顿的都市写作之前要单辟出一章谈谈康尼岛,可见其敏锐,可见龚书章老师评价库哈斯为“建筑的炼金术士”不无道理:炼金术是将同元素物质由低价值物转化为高价值物的操作,似乎不值一提的游乐岛被库哈斯的炼金术变为一个“原型”之岛。
它首先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技术”实验室,更为重要的,康尼岛是曼哈顿的雏形。在本章【模型】一节中写道:“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路口,康尼岛是初萌的曼哈顿主题和神话的孵化器。在它们跃上那更大的岛屿之前,日后促成曼哈顿的策略和机制,先在康尼岛的实验室里进行了测试。”
▫ 技术与现实的角力:对于生产大都市的“行为”而言,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并不足够,“技术”不光解决必要的需求,还需要违反现实状态去满足(创造)人们各种不同的欲求——这就是“异想天开的技术”,康尼岛上的游乐设施正具备这样的特质。一方面它们脱离现实的纯然“人造”看起来很荒诞,对它们的描述有一定批判性在里面;另一方面库哈斯认为正是这些由“异想天开的技术“制造出的人造物将长久以来人类生活于自然的现实(Reality of Nature)状态转化为一种拟像(Simulacrum)状态。这种转化机制将原样复制到曼哈顿乃至一切现代大都市。
△“障碍骑行“公园中的游乐设施:灯光浴/爱筒/障碍骑行
▫ 康尼岛是曼哈顿的雏形:这一论断可以在三个层面得到印证——
1.对于功能的融合,康尼岛上的乐园天然符合“拥塞文化“的特征,大量的娱乐功能、消费功能、饮食功能以及各种各样的配套功能(包括文中特别提到的消防功能,因为康尼岛的乐园最终毁于火灾)一并拥挤在园区内,这与日后曼哈顿大都市的功能复合混杂状态相一致;
2.对建筑标志性的崇拜,文中特别提到”月球“公园的尖顶形态就是一种标志性,它并不追求总体形态的美或和谐,而是以能够吸引眼球为目的,这与其日后大都市的”摩天楼竞争“机制相关;
3.对大众娱乐和先驱心态的代表,康尼岛上”异想天开的技术“服务于人们的欲求,满足人们娱乐的需要,而这些技术虽然粗糙但确实代表一种创造性的先驱心态,技术不断更新以满足人的娱乐需要——这即符合消费社会的逻辑,也是这个消费社会下的都市现实。
△康尼岛鸟瞰线稿图
3.4 摩天楼:大都会建筑的原型
▔
▽ 旋转手机更好查看框图
第四章 乌托邦的双重生活:摩天楼与第五章 完美能有多完美 洛克菲勒中心的诞生中有丰富的对曼哈顿城市、建筑、事件、人物的新闻式记录,但这两章真正唯一的主题是【摩天楼】,关于为什么在曼哈顿可以诞生我们今天引以为“经典”的摩天楼形态,可参见上图五个形成要素的逻辑推导。我仅将此形成机制下最终诞生的摩天楼的空间特征总结如下:
▫ 摩天楼的空间特征:
1.对基地的垂直重复,源于曼哈顿网格规划形成的二维平面上的限制,建筑为在有限用地上尽可能多地创造内部使用空间,唯有沿“Z轴”不断进行基地面积的垂直复制以达到总建筑面积的扩张,对高度的制约条件是技术与经济(能修多高及有钱修多高),因此摩天楼的建筑形式也就被技术与经济条件所决定;
△ 曼哈顿下城健身俱乐部外观及剖面图
2.各楼层的分离与均质,各楼层的分离可以理解为垂直向度上的分离,而摩天楼中每一层具体用作什么功能是后来决定的,也是可以变更的,这源于摩天楼每一层都是“垂直重复”的结果——因为是“复制”的,所以是“均质”的,在摩天楼的逻辑里功能不再追随形式,空间是确定的而功能是自由的,在空间与功能分离的前提下,更进一步我们说:确定的功能可以带来确定的空间;
△ 摩天楼“各楼层分离与均质”的乌托邦原型
3.水平方向室内与室外的分离,这里的分离发生在水平向度上,库哈斯在文中称其为“脑白质切断术”,摩天楼的建筑物们“既有内部也有外观”,西方建筑曾有的“外观反映室内,室内也应和着外观。”的“优良传统”在摩天楼这里被摒弃了,摩天楼日渐形成一种极少的表面包裹极多的内部活动的新状态。脑白质切断术将脑前叶与后叶的联系切断,使思想过程脱离于情感,借此缓解精神错乱的症状。在摩天楼这里,因为切断了“外观”与“内部”的联系,使得一幢摩天楼内部的功能分布无论怎样千变万化也不会影响到外部形态,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隔离机制:让城市外部形态与内部日常使用免于互相干扰。
△ 曼哈顿下城俱乐部9th/10th/17th层平面图
4.独特的功能配置,摩天楼空间特征的新状态和摩天楼内部功能配置是一个“互成”的关系,一方面因为垂直向度、水平向度上的双重分离使得功能配置趋于无限自由,另一方面因为这种自由使得摩天楼有限空间里被塞入了过多的功能——形成功能的拥塞。这也就达成了在“拥塞文化”部分谈到的“空间的拥塞+功能的拥塞”状态,摩天楼是“拥塞文化”的产物,是“曼哈顿主义”的纪念碑。
△ 原书收录曼哈顿摩天楼图像
04
总结与思考
4.1 库哈斯与OMA的设计操作
▔
完成对《癫狂的纽约》核心内容的阅读理解,我们需要来看看这本书之于库哈斯在OMA的设计实践中是一种什么定位:OMA的设计概念往往通过对功能高密度的混杂、错位或者并置来驱使。在建筑师长久以来对于形式遵循功能还是功能基于形式的争论之中,库哈斯似乎寻找到一种中间状态:建筑的形式、空间、功能及其内部发生的事件,有可能超越互相冲突或者简单的从属关系,而共同处于某种状态,例如在曼哈顿所呈现的拥挤的状态(拥塞文化的状态),库哈斯并不意图用设计“解决”什么,这种混杂现实本身就是大都会的特征,库哈斯“呈现”的就是这种现实——一种“自体的纪念碑”(Automonument)。
库哈斯并不是对摩天楼进行建筑复制的建筑师,在抽象出【摩天楼】这一曼哈顿的建筑原型之后,库哈斯在OMA的建筑实践与OMA(office of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其名贴切:是一种属于大都会的建筑(源于大都会的现象及内在机制,服务于大都会的日常生活与功能使用,并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这个过程从库哈斯的毕业设计中初见端倪,经过《癫狂的纽约》的都市研究熟化,库哈斯可以灵活地将其运用在自己各式各样的项目之中。
△“属于大都会的建筑” 出埃及记/曼哈顿下城健身俱乐部/拉维莱特公园竞赛OMA方案
4.2 结论思考
▔
因为本文主要还是对库哈斯《癫狂的纽约》一书的读书笔记,所以没有更多谈到其所受早期苏联构成主义的影响,对构成主义的研究是理解库哈斯设计语言的重要部分,但相比同期受到构成主义影响的建筑师与艺术家们,库哈斯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构成主义对形式、空间、功能以及建筑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之间关系的质疑上。他需要找到一个针对城市和建筑的论点,以扩充对建筑的理解,并质疑诸如“建筑就是空间”或者“功能决定形式”这样简化的口号。
对本书之于库哈斯建筑生涯的定位结论引用如下:
“解读纽约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写作 《癫狂的纽约》使得库哈斯总结出一种解读城市的方法:偏执批判 ,而在对纽约进行偏执批判性解读的过程中,库哈斯寻找到一个建筑的原型,并整理出一条思考建筑的途径。”
库哈斯是一位复杂的难以定义的建筑师,《癫狂的纽约》是他的复杂性之书。库哈斯对《癫狂的纽约》中的都市研究及相关理论提出,自1978已逾四十年,至今仍在贯彻。
△ The City of the Captive Globe OMA 1972年
杨门读书会有读完书做拼贴画总结的传统:
但库哈斯的书著实在难以“拼贴”,因为大都会的特征之一就是“拼贴性”——要如何用拼贴表现拼贴?所以勉力为之,从库哈斯的生平背景与OMA的大都会建筑出发完成这幅“库哈斯的癫狂造像”。
△ 拼贴画:库哈斯的癫狂造像
插图说明:
本文没有引用库哈斯(OMA)近20年的建成项目图片,《癫狂的纽约》一书虽然可谓库哈斯建筑设计&城市研究的原点之作,但其建成项目不断添加混杂新的思考,解读复杂性或干扰本书的内容理解,特作说明。
图片来源:
1. 结构框图为作者自绘,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2.02-03节插图均为原版《DELIRIOUS NEW YORK》书影截图
3.其余未作说明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好久没有在自己公众号上发建筑阅读了
往期建筑阅读及杂类阅读相关内容,载有几篇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查看:
▽ 阴阳媾和下的文人风月
▽ 历史、逻辑以致现代性——读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
▽ 作为造型的废墟,作为关系的败壁
▽ 两篇文章读完,我发现自己毕设做错了